Video Player
S
轉錄者:萊昂納多·席爾瓦 審核者:大衛·德魯
今天,我要講
關於我們這個時代最被過度使用、被誤解、問題重重的詞彙 -
一個現象,一個正在塑造我們所有命運的詞彙。
那個詞是「自戀」。
「自戀」是一個被用來理解各地壞行為的詞彙 -
在國家領導人、國家元首、企業首腦中,
花哨的學術類型,運動員,名人。
我們實際上不再退縮了
對於他們的自大、特權和不文明。
事實上,太多人對他們的成功給予不情願的讚賞,
這讓每個人都獲得了許可
不受懲罰地複製這些虐待性行為的模式。
現在,事情變得混亂了。
當人們開始將「自戀」作為一個臨床術語時。
這成為了一種醫療化壞行為的方式。
這實際上不是一個診斷術語。
自戀型人格障礙是一種診斷,
但這是相當罕見的。
因為這些人根本不會出現來接受診斷。
(笑聲)
所以自戀實際上是一種人格模式。
這是一種與世界互動的方式。
這是一個形容詞,用來描述他們的風格,
就像我們可以形容某人是隨和的、固執的或內向的。
這些模式中有些是社會所重視的,而有些則不是,
事實上,大多數人並不會將被稱為自戀者視為讚美。
然而,這只是一個描述性的術語,
無論我們多麼嗤之以鼻,
矛盾的是,作為一個社會,我們卻獎勵它。
艾倫·弗朗西斯博士是其中一位設計者
自戀型人格障礙的診斷,
而他主張我們實際上給行為不端的混蛋一個藉口
當我們稱之為診斷時。
如果一個人是個混蛋,那麼他就是個混蛋。
不喜歡這種行為模式並不意味著它是一種心理疾病。
那個所謂的混蛋一定在他們的生活中經歷著問題。
讓他們的自戀實際上被視為一種診斷。
所以如果我們要拼湊在一起
所有構成自戀的各種「事物」
我們將會達到一個非常不舒服的高峰。
自戀是由某些支柱組成的,我稱之為:
缺乏同理心,
自大,
權利感,
表面化,
尋求讚美和認可,
過度敏感,
憤怒,
以及操控和剝削他人的傾向。
這讓人困惑,因為他們同時反應不足;
他們往往情感冷漠,冷淡而疏遠;
但他們又過度反應 -
他們的脾氣像火藥桶一樣隨時會爆發
當他們脆弱的自尊受到威脅時。
所以自戀,我相信,
與病態的不安全感是同義的。
理解自戀者的關鍵在於
他們感到不斷不穩定和空虛。
他們的自大實際上是一種不成熟的防禦機制。
對於這些威脅他們自我感覺的挑戰,
他們渴望世界不斷地肯定他們。
在他們心情好的日子裡,他們看起來很快樂,他們很棒,他們很自大,
但在糟糕的日子裡,假象迅速崩潰,
我們看到不成比例的憤怒,羞恥和報復心。
我對自戀產生興趣是通過幾條不同的途徑,
但最引人注目的是事實
越來越多的客戶來到我的辦公室
談論他們的關係
在這些關係中,他們的伴侶對他們完全不屑一顧,
冷漠,冷淡。
他們缺乏同理心,他們會質疑自己的現實,
有時會對他們撒謊,
他們不忠,他們不一致。
無論他們對伴侶嘗試了什麼,情況都沒有改善。
同時,我開始接觸更多自戀的客戶。
你知道嗎?我們嘗試的任何方法都沒有真正改善情況。
事實上,他們只是保持難相處的人。
我不認為我是一個那麼糟糕的治療師。
所以很明顯,這些關係是被維持著的。
同時被希望和恐懼驅動 -
希望有一天如果他們更加努力,情況會變得更好,
但恐懼如果他們離開這些關係,
他們將永遠孤單,
沒有伴侶甚至沒有母親。
而他們中的一些人有這樣的恐懼,也許這就是最好的狀況。
世界變得更加不安全,而這背後的原因各不相同。
蓋洛普的年度全球情感報告指出
2017年是近十年來最悲慘的一年。
報告顯示,悲傷、憤怒、擔憂、壓力和身體疼痛
在去年,這些情感的認同頻率比過去十年更高。
現在,蓋洛普對此推測了各種原因,
但讓我們隨便想想:
這種痛苦的增加是否反映了不安全感的增加,
不文明
以及我們的世界對自戀的容忍?
我們世界上日益增加的不安全感以及那些利用這一點的平台,
例如消費主義,
創造了最佳的肥沃土壤
讓自戀滋生和擴散。
當人類的價值完全由外部激勵如成功驅動時,
那麼同理心等品質就沒有競爭的機會了。
因為我們不再重視它們,而它們也不再有價值。
那麼,為什麼我們會被拉入這些關係中呢?
我們並不是因為喜愛情感冷漠而蜂擁而至自戀。
或無效化或膚淺的人。
我們被吸引是因為自戀是具有誘惑力的。
我稱之為自戀的三個C:魅力、個人魅力和自信。
這並不是說所有迷人和有魅力的人都是自戀的。
然而,我們確實知道這些特質是如此具有誘惑力,以至於我們被吸引進去,
而且它們可以使我們盲目於那些更具毒性的特徵
同時展開的事情,
例如,權利感,復仇心或缺乏同理心。
那麼,一旦一個人進入了一段關係
而這是令人不舒服的,並且是痛苦的,
為什麼他們會和自戀者在一起?
我們所有人都容易受到那些自戀魅力的誘惑,
事實上,我們可能會變得更加脆弱
忍受自戀者的虐待
如果我們源自家庭系統
在這樣的家庭中,自戀的模式被正常化,
例如,擁有一位冷漠、專制、疏遠、否定或虐待的父母。
我們自身的不安全感使我們變得脆弱也讓我們更難以掙脫
當情況從魅力和吸引力轉變時
到否定和虐待。
我們大多數人都很擅長給予第二次機會,
而第二次機會實際上是自戀的催化劑。
在所有層面。
當我們處於一段自戀的關係中,
我們找藉口:
「他就是這樣。他並不是真的那樣想,」
「她是好意的。啊,那只是她的文化。」
而問題在於,-
這就是這種傳染性病毒的本質,無論是在任何形式的自戀關係中,
無論是與個人還是家庭、公司或文化,
都能慢慢地擴散並佔據主導。
我們大多數人都熱衷於給予第二次機會。
我們文化中的故事講述
充滿了希望、救贖和寬恕的故事,
雖然這一切都非常健康,
在錯誤的手中,希望和寬恕可能不代表一個機會
為了成長、改變或恢復
而是,允許事情繼續保持現狀,
因為與自戀者在一起,
寬恕被解讀為"嘿,我們就這樣保持現狀吧。"
我們是否創造了一個世界
在這樣一個世界中,自戀作為一種模式,作為一種個性,
在新世界秩序中,這變得必要以取得成功嗎?
這就是我們遇到一些問題分歧的地方 -
與物質成功相關的那些特質
實際上對我們的健康有害
因為雖然這些特質可能被滋生和培養
由我們的文化、學校、經濟和社會所塑造,
它們永遠不會對我們的親密關係有好處。
這不僅僅是指配偶和伴侶。
這意味著父母、孩子、兄弟姐妹、擴展家庭、朋友、同事。
自戀模式削弱了核心
健康關係所需的事物。
這些東西包括互惠、尊重、同情、耐心,
真誠、誠實和信任,
那些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在一個自戀的系統或人身上是無法實現的。
而正是在那親密的關係空間中,
我們看到自戀者最深刻的影響,
無論是配偶還是伴侶。
與自戀者的關係是一種漸進的洗腦。
你慢慢地變得習慣他們缺乏同理心,
他們的發脾氣、憤怒、侮辱和自我感覺良好,
他們的謊言和對你現實的挑戰。
他們的侮辱性言辭逐漸成為你的自我對話,
在你意識到之前,
你的新座右銘變成了"我不夠好。"
任何有過自戀父母的人
都會承認這塑造了他們生活的軌跡。
這在一種慢性與心理風車的鬥爭中灌輸了一種不安全感。
從小時候開始,自戀的父母就留下了一種遺產,
包括無法信任自己的直覺,
安全地進入親密關係,
信任自己的能力,
而一生可以花費在這上面
試圖引起冷漠、脫節和疏離的父母的注意。
自戀在領導層中的激增 -
在我們的文化、政府、公司和世界中 -
使得工作場所變得非常困難。
自戀的老闆是不安全的暴君。
這些是由恐懼和陰謀統治的工作場所,
虐待和報復,
欺騙和滑頭的倫理。
而面對#MeToo運動,
自戀的頂尖特徵滲透了所有的故事 -
那位自以為是且不可觸碰的暴君正在掠奪勞動力,
而在大多數情況下,幾乎沒有任何後果。
最痛苦的認知
是自戀的模式根本不容易改變。
至少,為了發生任何改變,
自戀者必須認識到他們行為的有害模式,
然後他們必須想要改變它,
接著他們必須投入每日的改變工作。
有少數情況是這樣發生的,
但在壓力和挫折的條件下,
常見的憤怒問題會浮現 -
個性的橡皮筋會回到它通常的形狀和大小。
可以做的小改變
可能不足以使親密的親密關係持續。
如果有人不願意認識到
他們需要做出改變因為他們正在傷害其他人,
他們改變的可能性很小,
但有可能性
他們將繼續責怪其他人、世界或你
對他們的不良行為。
所以這意味著唯一剩下的策略
是保持你的期望並設置界限,
不要試圖改變那個人
或浪費希望在變化的可能性上,
而是要認識到這就是現實,
要麼接受它要麼慢慢遠離它。
現在,這是非常個人的,而且並不總是可能的。
如果是你的父母或你的孩子是自戀型的,
你可能不願意斷絕這種聯繫。
財務、文化、孩子或愛
讓人覺得離開婚姻或浪漫關係
似乎是不可能的。
這沒關係,
但對這種模式管理期望可以保護你
免受這種持續虐待的後續影響,
並讓你構建更現實的現實。
可悲的是,我們大多數人把90%的心、思維和靈魂
投入到我們最功能失調、不健康、無效的關係中
而把剩下的那一點
留給那些對我們好和善良的人。
是時候翻轉這種扭曲的計算方式
開始把我們最好的自己
給予那些健康和互惠的關係,
而真的只給予最低限度
給那些真的無法幫助我們成長的關係。
也許這是一種更健康的方式
來協商這些自戀的險惡水域,
而不會在自我懷疑和自我批評的深淵中迷失自己。
現在,這可以擴展到我們對整個世界的思考。
這可以是一些小的修正,比如關掉我們聽到的兩極化話語。
並學會衡量我們的自我價值和他人的價值
以新的成功標準:
真誠、同情、仁慈和同理心。
我們可以學會照顧自己的花園。
而不被拉入敵對的互动中。
這對任何人都沒有好處。
這引發了一個問題:
是否可以有幸福的結局?
在自戀或對抗性的個性和文化方面呢?
我實際上認為是可以的。
現實生活中幸福結局的最大挑戰
是它們很少像我們年輕時所構思的那樣。
而且很容易陷入我們自己舊有的敘事中。
來自自戀家庭的人可能會感覺自己錯過了什麼。
擁有一位是盟友或支持者的父母,
即使在他們步入成年後。
與自戀伴侶結婚的人
可能會發現自己陷入情感虐待的噩夢中
或者只是發現他們實際上雖然結婚卻是孤獨的。
很少有人寫下他們生活中的故事會充滿失望。
我發現生還者
各種自戀和對抗性關係的
實際上可以並且確實有快樂的結局。
他們看起來並不像他們所想的那樣。
我們所有人都比這場自戀的流行病更偉大。
我們任何人都可以改變"你不夠好" 的敘事。
這仍然引起共鳴。
我們可以重新養育自己。
我們可以看看那些自以為是的惡作劇
那些尖叫著的人,"你不知道我是谁吗?"
並意識到你根本不在乎他們是誰。
在傷疤的地方,美麗的事物實際上可以萌芽。
卡里爾·吉布蘭寫道:"從痛苦中出現了最強大的靈魂;
最堅強的性格都是帶著傷疤的。"
是的,這個世界確實變得越來越自戀和不安全。
不要讓全球的無禮流行病感染你。
給自己接種疫苗,找到你的社區。
與其他人找到共同點而不是生活在對立中。
即使在其他人不這樣做的時候,也要實踐善良和同理心。
謹慎選擇你的朋友和你的戀情。
每個人生故事都可以是奇蹟或悲劇。
這完全取決於你如何書寫它。
如今,隨著世界的如此混亂,
任何能夠在同理心不破碎的情況下生存的人,
他們的心靈健全,他們的誠信在位,
他們的幽默感完好無損,
無疑是無畏的。
抵制自戀是一個人權問題。
我們所有人都需要停止給予自戀和自戀者允許,
並開始奪回我們的生活,我們的靈魂和我們的世界。
謝謝你。
(掌聲)